
1、等待。
今天,市场下跌,两市成交额6360亿,依然是地量。
投资的大部分时间,都是在等待。要么等待买入,要么等待卖出。
再重复下对策:
对于基金,坚持定投,小跌小买,大跌大买;若沪深300跌到4月低点附近,动用预备队加仓。
对于股票,要关注抗跌的,业绩有保证的。大跌是最好的考验。
机会没等到,不是你的错。机会没到而盲目出手,就是你的错。更大的错是,当机会出现时,你却畏首畏尾,疑虑丛生,不敢出手。
2、道。
物理上的规律,不会因使用次数增多而改变;
投资上的规律,会因为使用次数增多而改变。
比如,若很多人发现,周四某股票总是涨,他们就会在周三提前买,这样便导致周三提前上涨了。反而等周四会出现借利好卖出的现象。
通过统计归纳,总结出的一些市场规律,几乎都会失效。越是确定性的规律,失效越快。
相反,那些模糊的规律,经常不太灵的,反而有效性更高。
比如,突破买入之所以有效,是因为很多假突破存在;如果每个突破都是真突破,所有人都知道,那谁会卖呢?
交易中,最大的确定性,就是不确定性。
《金刚经》中说: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
意思是:所有被写出来的方法,都像梦幻泡影一样,并不是永远都会成立,是可以随时破灭的。我们应该洞察它的本质,而不是执迷于方法本身,即不要执着于各种表象。
我们要掌握本质和规律,也就是那个“道”。
古人说:万变不离其宗。
这里的万变是术,宗就是道。当你的术能根据市场环境,因时而变,因地制宜,而又不偏离根本的道时,也就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了。
3、内向。
什么是内向?它和外向的区别是什么?
在单调而劳累的工作后,每个人都需要充电,以此来获得能量。
外向者,通过社交来充电,他们喜欢和别人相处,从人际互动中获得能量。而对内向者来说,社交让人心累,它会消耗能量。内向者也可以为了工作去社交,但更喜欢一个人呆着,他们需要靠独处来充电。
由此看来,一个人是外向还是内向,只有他们自己知道。一个天天参加饭局的销售,也可能是内向的,他只是不得不参加社交。
以前是人情社会,人们普遍认为性格外向、能说会道的人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。能力差点没什么,但要是一个孩子不爱说话,性格内向,会被大人认为将来没多大出息。
类似这样的话,内向的人从小应该听过很多遍,诸如:“对不起啊,这孩子就是太内向了,也不太叫人”;“你太内向了,要多出去跟不同的人接触,不要总宅在家里”;“你看你,从小就这么内向。长大可怎么办?”......
在传统公司中,可能真的需要左右逢源,才能一步步往上爬。不擅交际的内向者,如果不强迫自己改变,真的寸步难行。
但互联网时代,给内向者提供了新的天地。比如顶级的互联网营销高手,不少是资深宅男宅女,他们喜欢思考,擅长分析用户心理,精于策划,洞察人性。别看他们在互联网上呼风唤雨,现实中却沉默寡言,不擅交际。
我也是内向的性格,不爱喧嚣,喜欢清静。于我而言,一个人写字,一个人看书,静静的思考,就是最大的享受。投资和写作,都非常适合我,做起来一点不累。
如果你也是内向的性格,不用勉强自己,你只是需要一份适合的工作而已。
晚安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