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学院

向高人学习,少走弯路
—— E学院

讲一个买卖的小技巧 2020年11月12日


今天,深100窄幅震荡,继续持有。



常有读者问:跌破X卖出,是跌破的一瞬间就卖,还是等临近收盘再决定?(突破买入同理)


我说:都可以。两种方法,各有利弊。


由于一天有无数个价格,而收盘价只有一个,所以用实时价格进行交易决策,你被打脸的次数肯定多于用收盘价。


比如凯莱英,准备突破290元买入,如果股价突破的一瞬间就买,则11月9日-11月11日,被打脸三次。而如果以收盘价来决定,则一次买入都没有。



用实时价格来做决策,也有优点,比如你的股票当天大涨9%,用实时价格突破一瞬间买,买入成本低,一波趋势赚的利润也更多。


再看个跌破离场的例子,比如金龙汽车,假设准备跌破5日均线就走,11月11日开盘就跌破,若等收盘再决定就没法卖出。



所以,选择实时价格还是收盘价,各有利弊,看你的性格。这是个取舍问题。


道理很简单,大家其实都懂,只是不愿意取舍罢了。很多人只想要“利”,不想要其自带的“弊”。就像一些国企的员工羡慕私企,其实都是各有利弊,你得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去接受。


就我个人观察,大部分人都适合用收盘价做决策,盯盘只会管不住手,导致知行不一。



接下来,继续跟大家聊历史。


在古代,有的君主的称呼是“什么什么帝”,如汉武帝,汉文帝;有的称呼是“什么什么祖”,“什么什么宗”,如唐太宗,宋太祖;又有的称呼是两个怪字连一起,如嘉靖、乾隆。


为什么会这样?


古代,讲究尊卑,君王是不能直接喊名字的,比如汉武帝,你开口说刘彻,就是大不敬。那怎么称呼呢?


以前,有身份的人去世后,后人会给他起一个“谥号”。理论上,谥号是对一个人一生的盖棺定论,起什么是有规定的。刘彻军事成就高,所以谥号就是“武”,后人称他为“汉武帝”。


唐代之前,谥号一般是一两个字。但从唐代开始,风气就坏了,开始喜欢往先辈的谥号里面加字,意思是这个人太完美了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比如李渊的谥号是“神尧大圣大光孝”,李世民的谥号是“文武大圣大广孝”,后来很多君主的谥号都变成了懒婆娘的裹脚布,又臭又长,动辄就十几个或二十几个字。


这样干的话,别人就没法用谥号称呼他了,因为记不住啊。怎么办呢?


幸好,还有个庙号。中国人讲究祭祖,太庙里供奉着先皇们的牌位,牌位上写的既不是姓名,也不是谥号,而是单独起的一个称号,即庙号。


唐代以前,庙号是个稀缺资源,所谓“有功者称祖,有德者称宗”,那无功无德者就没有庙号了。汉代有些君主就没有庙号的。但唐代开始,甭管你有功没功,有德无德,只要是君主,总是要给一个庙号的。


更重要的是,庙号都不长。比如“太宗”是李世民的庙号,我们就称呼他为“唐太宗”。唐宋两朝,都用庙号来称呼君主。


庙号的缺点是,花样太少,什么太祖,太宗,仁宗的,历朝历代都有,重复率高。


后来怎么又用年号来称呼君主呢?


明代以前,很多君主经常喜欢改年号,汉武帝一生使用了11个年号,武则天登基后用了18个年号。自明代开始,朱元璋带了个好头,君主一辈子就用一个年号,比如洪武一用就是一辈子。明代只有英宗因为土木堡之变,被瓦剌俘虏,由弟弟继位。没想到他后来被瓦剌放回来,又发动政变夺了弟弟的位子。由于两次登基,所以有两个年号。


比如弘历登基后,就只用乾隆这个年号,那最简单方便的称呼肯定是用年号。一直到他死,仍然用这个称呼,不用变,多方便简单。


所以,自从明清开始,称呼君主就都使用年号了。


总之,怎么简单,怎么方便,就怎么称呼。如无必要,勿增实体,简单才是高境界。给自己加一长串谥号,又有谁真的会记得呢?


投资也一样,真正长久有效的策略,必然非常简单。越是复杂的,越是脆弱。


晚安~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布衣书生走天下

作者:布衣书生走天下

公众号:moneylife1818 | 复利人生

微博:布衣书生走天下


文章路径:E学院 » 讲一个买卖的小技巧 2020年11月12日

E学院

上涨赚金额,下跌攒份额 震荡布网格,不懂决不做
cache
Processed in 0.011517 Second.